世界化工网--myworldchem.com--国内首家综合性化工移动门户--化工电子商务网站
点此进入世界化工网:http://www.myworldchem.com
世界化工网是一个新兴的电子商务网站,也是国内首家化工移动门户,综合化工门户是广大的电子商务人员喜爱的化工行业商务网站。
相关化工行业资讯摘录:
水肥一体化大热 三年要增170%
“复合肥的辉煌时代已经终结,水溶肥料的崭新时代即将到来!”3月30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水溶性肥料高层论坛暨功能性液体肥研讨会上,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节水处处长高祥照的分析总结,成为与会专家、企业代表及农资经销商等300多名代表的一致共识。 近年来,随着水溶肥产业的高速发展,新都化工、深圳芭田等企业对水溶肥的纯度和不可溶颗粒大小等技术进行了改进,使水溶肥和相关配套设施的水肥一体化获得高速发展。 高祥照介绍,按照全国9亿亩灌溉面积计算,水肥一体化目前应用比例仅3.2%还有4.5亿亩耕地适合发展水肥一体化。 水溶肥潜力巨大 去年产量超200万吨 2012年下半年,复合肥行业处于一个沉闷的状态,上游氮肥、钾肥价格的波动和行业前景的不明朗,让复合肥市场持续低迷。高祥照指出,煤炭和天然气等价格都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运输费用也持续上升,然而化肥市场却没有出现上涨趋势。年末春初往往是冬储市场旺季,但今年冬储启动不理想,经销商打款发货积极性不高,呈现出推迟、减量趋势。 复合肥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未来几年,竞争将日趋激烈,在目前农资市场低迷态势下,灌溉肥料、水溶肥成为更多肥料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领域。 对于产业发展前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栗铁申认为,水溶性肥料符合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发展总体布局要求,水溶肥属于节能环保的肥料,能适应发展生态文明的大趋势。为此,现阶段,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水肥一体化将是首选,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华南农业大学作物营养与施肥研究室主任张承林谈到,液体肥料在人力成本高的国家已得到快速发展。美国液体肥料占总肥料的38%拥有2800多家液体肥料工厂,年消耗液体肥1600万吨。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等都是使用液体肥料较多的国家,以色列更是通过水肥一体化等灌溉系统使用水溶肥。 在中国,水溶肥市场的发展也比较迅猛。2010年我国水溶肥年产量为60万吨,2011年为159万吨,到了2012年,水溶肥的产量与使用量均已超过200万吨。 此外,从登记数也可窥见行业发展。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月,全国登记水溶肥总计4539个,这一数据比2012年增加32.3%。 水不溶物比例 降至0.5%避免堵塞设施 “新制定的水溶性肥料化工国际标准与现有的农业行标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将固液水溶肥的水不溶物比例由农业行标的5%降到0.5%。”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常务副主任刘刚对《水溶性肥料国际标准》的解读,引起了与会者的一阵躁动。 刘刚谈到,如今的水肥一体化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溉,而是通过农业设施将溶于水的肥料(营养物)精准输送到作物可吸收的部位。目前,农业设施不仅投资大且固定,因此,灌溉设施对肥料的要求比以往提高。如果所用的肥料不符合要求,滴头或喷头堵塞后,维修比较难,因此只能对使用的肥料加以控制。在以色列,水溶肥水不溶物比例被限制在0.1%-0.3%之间。按照农业部标准,将水不溶物比例定在5%这样的水溶肥用于滴灌、喷灌时,滴头、喷头就会非常容易堵塞。 据悉,目前水溶肥市场混乱,生产企业众多,品牌杂乱,效果良莠不齐,农民一旦因用到劣质水溶肥产品而受损,就会对水溶性肥料产生整体不信任。 张承林表示,水溶性肥料对生产和使用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农民使用水溶肥时,一要了解选择合适的灌溉设施,少量多施,注意养分平衡;二要了解水质,合理使用灌溉设备。 水肥一体化 2015年新增5000万亩 水溶性肥料的生产和施用,与常规肥料相比,科技含量要求更高:一方面,水溶性肥料的品质相对较高,尤其是不溶物的含量及颗粒大小需要进行严格控制;另一方面,通过灌溉系统来注入水溶性化肥,要求技术服务、设备配套等全面跟上。如果水溶性肥料装在塑料桶(或专用液肥运输),通过工厂-配送站-田间大户模式配送,可以降低成本,同时解决农户担扰质量、缺乏技术支持、价格高昂等问题。 新都化工副总裁刘晓霞表示,水溶肥符合现代施肥理念对肥料的要求,以前施肥是依据土壤而定,水溶肥是因作物而定,作物需要什么,便提供什么。 2013年3月,农业部办公厅印发《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根据意见,到2015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总面积要达到8000万亩以上,新增推广面积5000万亩以上,实现节水50%以上,节肥30%粮食作物增产20%经济作物节本增收600元以上。 按作物分,新增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1500万亩,小麦500万亩,马铃薯500万亩,棉花500万亩,蔬菜800万亩,果树1000万亩,其他农作物200万亩。其中在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重点推广果树、蔬菜、糖料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新增1200万亩。 在论坛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陈章良致辞时表示,广西作为农业大区(省),农业占GDP比例达17%比全国水平高出70%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广西至关重要。作为我国主要农业种植区域之一,广西有甘蔗种植面积1620万亩,产量7000万吨(榨糖700万吨),占全国60%以上;水果种植面积1500多万亩,全年产量超1000万吨,其中香蕉、柑桔产量占60%以上(其中柑桔和香蕉种植面积均位列全国第二),这些作物的种植都离不开化肥。“在广西,旱地有1500万亩,占40%集中在桂西及桂西北山区,因此,广西更需要节水灌溉工程。” 农业部称,到2015年通过水肥一体化,实现节水50%以上。
“大稀土”整合 或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近日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推进稀土行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方案。尽管目前还不知道方案的具体内容和时间表,但从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调研的路径来看,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公司和中国铝业公司受到认可,很有可能成为两个“大稀土”整合不可或缺的主体。而包钢稀土在整合内蒙古区域内的资源后,正在向甘肃、山东和四川进军,成为北方稀土集团的龙头。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管理层对地方成立的稀土集团比较认可,这推动了稀土产业区域经济的形成,首先实现了以省份为单位的区域内的整合,接下来的重点是向跨区域全国性的稀土集团推进。 谁是前三甲 官方最新提到稀土整合事宜,是在今年4月21日举办的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第一届理事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当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表示,2013年要加快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 这不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第一次表态。早在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就曾提出,未来稀土生产企业组建成功后,将只保留2-3家大型稀土企业。 “现在只有北方稀土格局比较明朗,包钢稀土一家独大,在国家的大稀土战略中占有一席之地。”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据了解,自2011年5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稀土上游企业整合淘汰工作方案》出台以来,包钢稀土已对关闭的22家上游稀土企业给予补偿,对纳入包钢稀土重组合作范围的13家企业启动重组工作。 目前,包钢稀土整合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稀土产业,以包钢集团为核心的北方稀土集团已经确立。 至于另外两家稀土集团,官方尚未给出明确说法,但从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的调研路径上看,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公司和中国铝业公司很有可能入选。 去年5月苏波到中铝调研,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司长陈燕海到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调研,均提到大稀土集团的组建问题。尤其在广东,陈燕海明确表示,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已初步具备了参与作为国家重点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的条件。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推进国家重点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的建设,将有关政策性措施向大型企业集团倾斜,并通过稀土专项资金支持广东稀土产业转型升级。”陈燕海当时说。 而近日也有消息称,我国稀土整合方案初步确定5家龙头企业,分别是包钢稀土、广晟有色、中铝集团、五矿集团和赣州稀土集团,接下来地方稀土企业与5家龙头企业的整合成为稀土行业进一步整合的关键,这一整合方案也许会在今年8月份前后正式对外公布。 通过致电工业和信息化部稀土办,相关人士回复称,“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没有这样的说法,整合方案暂时还没有。” 上述知情人士对这份没有厦门钨业的整合方案存有质疑,他表示,江西、福建和广东三省是我国离子型稀土资源的主要集中地,在国内稀土产业布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福建地区的稀土采矿权证几乎都掌握在厦门钨业的手中,福建稀土集团已经成立,整合的主体就是厦门钨业,“不管怎样,厦门钨业落选是没有道理的。” 整合路径 尽管稀土整合方案还没有正式出台,但稀土产业区域经济已基本形成,行业重组正稳步推进。 自去年以来,地方逐步开始对稀土资源进行整合,江苏、湖南、云南、广东、四川等地纷纷建立稀土产业集团,完成省内稀土资源整合。 据悉,江西赣州矿业控制了江西赣州地区稀土矿山;广东以广晟有色为核心整合广东稀土产业,2012年2月27日,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挂牌,广东只有4张采矿权证,广晟有色拥有3张,并受托管理1张;厦门钨业整合福建稀土资源,龙岩稀土工业园成立。 从全国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看,中重稀土的开采指标主要集中地也是江西、福建和广东三省。 2011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用1-2年时间,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排名前3位的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 “所谓南方离子型稀土就是中重稀土,江西、广东、福建的稀土集团控制了中重稀土90%以上的开采指标,事实上南方稀土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上述知情人士称。 不过,“大稀土”整合的步伐远远没有结束。下一步,国家将支持大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大幅度减少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企业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 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有关部门将推进稀土行业兼并重组,整合过程中要坚持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兼顾中央、地方和企业利益,妥善处理好不同区域和上下游产业的关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考虑矿产资源的特点,先从区域整合出发,再建立全国性的稀土集团,有利于实现稀土产业链的全覆盖,实现保护资源环境、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据了解,包钢集团正在牵头联合甘肃稀土集团公司,吸收四川、山东等地骨干企业共同组建我国北方稀土集团。 此外,中国铝业整合了江苏5家稀土企业和广西稀土资源,中色股份在广东投资扩建了年产能7000吨的稀土分离项目投产,五矿集团在湖南永州和广东河源也有投资。 “接下来的重点是推进央企和地方稀土企业的整合,这也是难点,从现在的七八家企业到两三家大稀土集团,其中的利益格局要发生很大的改变,让任何一方放弃主导权都很难。”上述知情人士称。
有机无机复混肥销售遇冷
行业人士反应,近年来,取得持续发展并被行业广泛看好的有机-无机复混肥,今年春季市场却意外遇冷,销售不畅,特别是一些以复混肥为主要业务的厂家,其销售量较往年有不同程度下跌,严重的下跌达三分之一。 有机-无机复混肥是对粪便、草炭等有机物料,通过微生物发酵进行无害化和有效化处理,并添加适量化肥、腐殖酸、氨基酸或有益微生物菌,经过造粒或直接掺混而制的商品肥料。随着我国化肥工业的发展,有机肥施用比例逐年下降,造成我国农田用肥中有机-无机肥比例严重失调。有机-无机复混肥,作为一种既含有机质又含适量化肥的复混肥,具有高效化(提高肥料利用率)、多元化(满足不同作物生长需求)、长缓化(更大限度控制养分释放周期)等特征,养分全面,利用率高,对培肥土壤有较大作用,最近几年得到较大推广,快速成长为农民广泛使用的肥料品类,被广泛的应用于大田作物、蔬菜、果树、花卉、茶树等农作物及经济作物上。 记者走访基层时发现,最近两年来,无论是菏泽、聊城等大田小麦等为主的地区,还是潍坊、烟台、滕州等果菜种植密集区,有机-无机复混肥已经受到农民用户的认可,并被广泛应用。一家县级经销商,有机-无机复混肥销量少的几百吨,多的能达四五千吨。 那么,为何今年市场销售让很多企业喊冷呢? 行业人士分析,肥料产业结构调整,复混肥项目过快过多建设,是影响今年市场低迷的根本原因。传统大型复合肥企业看到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巨大利润空间和较低的投入成本,纷纷上马有机-无机复混肥项目,凭借技术、设备和销售网络、品牌等优势,在市场上形成较大冲力。市场产品日趋增多,相互竞争加剧,而市场接受度和需求份额相对固定。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产品成分、销售价格日益透明。与有机-无机复混肥刚兴起时相比,目前利润空间,已出现大幅度萎缩。 经销商出于趋利心理,将高氮高钾复合肥搭配有机肥一起销售,而不乐意只推有机-无机复混肥。4月26日,记者在招远一家邮政物流公司三农服务站了解到,店主推销1袋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所得利润是5元,而销售一品牌高氮复合肥的价格超过10元,且可以再搭配销售1袋有机肥。“到处都有卖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价格很透明,卖不上价。”店主说。 由于长期偏施氮肥,土壤含氮量普遍偏高。有机-无机复混肥刚开始推广时,土壤中不缺大量元素而缺复混肥中的有机质和中微量元素等,缺啥补啥,所以使用后效果特别明显。但是,有些地块用了几年有机-无机复混肥后,现在又处于缺氮缺钾状态,又反过来需要复合肥来补充了。 有多名厂家人员透漏,有机-无机复混肥今年业绩下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低质甚至劣质产品过多充斥市场,造成部分地区老百姓对此类产品一概不买账不认可。相比复合肥准入门槛,有机-无机复混肥生产进入门槛低,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原料来源更加多样,质量有优有劣,发酵方式严谨与否和机械化程度等都是影响肥料质量的重要因素。 记者在济阳地区了解到,当地大部分菜农曾尝试使用商品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但由于部分不法厂家的产品的表现让菜农感觉失望,今年他们很多又开始使用传统办法沤制鸡粪。知情人士分析,这一现状的出现,也与一些企业随意夸大有机无机肥效,造成用户期望值过高,使用后产生心理落差有关。 莱州、沂源等地,多名果农告诉记者,今年春季,为节省投入,他们很多都选用便宜的鸡粪,而少买了商品肥料,原因是去年苹果价格下跌,收入减少。“还不知道今年果子行情咋样,所以投入上要精打细算,不敢多耗钱进去。”
联合国在全球禁用“六溴环十二烷”阻燃剂
联合国《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日前投票一致通过一项禁令:在全球范围内禁止使用六溴环十二烷(HBCD)一种在绝缘、纺织和电子领域常用的阻燃剂。HBCD如今与另外两种类似的有机污染物一道登上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禁用化学制品的黑名单。 溴系阻燃剂能够非常有效地防止塑料制品和纺织品着火。但它们同时也能够长时间地存在于环境中,并在生物组织中积聚。考虑到对人体健康可能的影响,《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于2009年禁止了四溴联苯醚和五溴联苯醚的使用。 根据《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对HBCD的描述,这种化合物主要由美国、欧洲和亚洲生产。2001年,市场上16500吨的HBCD中有一半在欧洲地区使用。而到了2003年,全球的HBCD需求已攀升接近22000吨。 随着HBCD如今成为《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污染物清单中的一员,世界各国必须展开行动,禁止对这种有机污染物的使用。欧盟被称为REACH的有毒物质计划已经将HBCD认定为一种'被高度关注的物质',同时呼吁到2015年分阶段淘汰这种有机污染物。瑞士日内瓦国际环境法中心(CIEL)的常务律师David Azoulay认为,全球禁令是很好的一步。他说:'这一禁令防止了其他国家从使用已有的化合物,到开发它的新用途。' 然而CIEL和其他环保组织对于欧盟为在建筑用发泡聚苯乙烯保温材料和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材料中使用HBCD设置了一个5年的缓冲期感到失望。为了这一目的而生产HBCD的公司必须通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并清楚地确定它们的产品,同时不能将其出口到欧盟以外的地区。 据悉,《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通过于2001年5月22日,2004年5月17日生效,11月11日对中国生效。内容主要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采取包括旨在减少和/或消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和释放的措施在内的国际行动。 阻燃剂是赋予易燃聚合物难燃性的功能性助剂;依应用方式分为添加型阻燃剂和反应型阻燃剂。根据组成,添加型阻燃剂主要包括无机阻燃剂、卤系阻燃剂(有机氯化物和有机溴化物)、磷系阻燃剂(赤磷、磷酸酯及卤代磷酸酯等)和氮系阻燃剂等。反应型阻燃剂多为含反应性官能团的有机卤和有机磷的单体。此外,具有抑烟作用的钼化合物、锡化合物和铁化合物等亦属阻燃剂的范畴。主要适用于有阻燃需求的塑料,延迟或防止塑料尤其是高分子类塑料的燃烧,使其点燃时间增长,点燃自熄。
亚洲将继续引领全球特种化学品市场增长
据报道,IHS化学日本业务高级总监米山正博在2013年亚洲石化工业会议上报告称,2012年全球化学品销售额达3.3万亿美元,特种化学品规模达4980亿美元,占比达15%,预计未来5年全球特种化学品市场还将以3.7%/年增速继续增长。亚洲已成为世界特种化学品最大消费地区,其中中国世界占比19%,为亚洲最大的特种化学品市场,其次是日本占12%,其他亚洲国家占比13%.北美占全球市场25%和西欧占21%.由于北美和西欧两个成熟市场特种化学品需求增长率远远低于亚洲,未来亚洲将继续维持世界特种化学品最大消费地区。 据预测,2012-17年间中国特种化学品需求预计年均增长率为8.4%,其他亚洲国家年均增速为4.7%;中南美洲增长率预测为3.7%/年,中东和非洲增速为3.6%/年。而北美增长速度预计为2.3%/年,西欧为1.2%/年,日本为1.1%/年。 特种化学品主要指建设和水处理化学品、催化剂、特种聚合物、食品添加剂、香精和香料等等,非常庞杂。前10大类特种化学品需求约占特种化学品市场总量的58%,没有一种单一品种市场份额超过8%,特种化学品需求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状况、法规等;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新产品以及水力压裂新技术等等。 中国特种化学品市场值估计为9,20亿美元,由于中国建筑化学品、特种聚合物和催化剂需求增长特别快速,预计到2017年中国特种化学品市场规模将达到北美水平。另外,中国已经成为特种化学品生产大国,未来5年将继续保持特种化学品进口大国地位。预测说,尽管生产成本不断增长和部分产品通用化,特种化学品行业将继续保持较高的盈利,市场需求潜力仍然巨大,但必须加大研发不断推出新产品赢得市场。
电子商务网站导航转载:http://www.cnb2bnet.net